当前位置: 首页 >关注 > 列表
世界快消息!考研上岸+高质量就业,武昌首义学院“首领科技工作室”毕业生群星闪耀
2023-06-29 09:19:11    极目新闻

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

通讯员 叶梦奇


(资料图)

今年毕业季,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首领科技工作室的14名毕业生成员,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、出色的实践能力和亮眼的竞赛成绩,在最难毕业季中脱颖而出,或考研成功上岸,或高质量就业,用实力为学校擦亮又一张人才培养的亮丽名片。

14名毕业生中,刘世杰、张亦辰分别考取湖北工业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,马宇浩、魏星、刘聪、付万鹏等12名同学成功入职桂林智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、康美包(苏州)技术有限公司、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、深圳市科瑞新能源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,每人年薪均在10万+。马宇浩获学校“就业达人”荣誉称号。

首领科技工作室部分毕业生成员与指导老师李硕(右三)合影

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,锻炼独立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,提高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水平,2021年6月,在该校机电学院副院长李硕教授带领下,由机电学院6名同学组成的首领科技工作室正式成立。工作室的成立为热爱实践、热爱科研的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。经过两年发展,工作室现已拥有40余名成员,成为学生碰撞思想、锤炼能力、互助共进的优秀集体。

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、省级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项。2022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一等奖2项,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。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……工作室内,墙上挂满了证书,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机械模型。在这里,梦想的种子一次次被种下,经过浇灌都开出了绚丽的花儿。

据了解,“学习一项新技能”“参加一次学科竞赛并获奖”……在加入工作室时,每位成员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目标,并为之不断努力奋进。团队采用“老带新”“点对点”教学方式,针对每位新成员不同的优劣势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,让每位队员都能学有所获。“比如有同学不会制作软件,就会有学长学姐专门来教,直到能够独立完成这项工作。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加具体高效地学习知识。”团队负责人、机器人工程1904班张亦辰介绍。

画设计图、参加答辩、制作作品、参加竞赛是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。每到比赛期间,工作室就成了队员们的“第二个家”。“理想和实际总是会有差距,图纸上的作品想要做出来并非易事,可能一个零件需要拿锉刀磨很多遍才能使用。参加比赛的机械作品都需要经过很多次调试。大赛期间我们往往会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,每天晚上掐着宿舍关门的时间回去。”张亦辰坦言,很累,但是非常值得。

团队成员、机器人工程1904班刘世杰告诉记者,大三时,迷茫和内耗充斥着他的生活,他一度失去了人生方向。在加入工作室后,他有了明确目标——参加竞赛、丰富经验。“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大家一起学习、参赛、做自己喜欢的事,我们可以在一次次比赛中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,不断培养实践能力,提升专业能力。”刘世杰表示,“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提供的这个平台,让我能够找回自信和努力的方向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

除了动手能力和竞赛经验,工作室还很注重成员们的全面发展。“不仅要会做,也要会说。”为提高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,为比赛答辩做好准备,李硕想出一个好点子。他总是定期给同学们一个选题,让他们分为几个小组,根据选题制作ppt面向团队进行演说展示,将想法表达得简洁清楚准确才算过关。在经过一次次展示后,团队成员的答辩能力显著提升。张亦辰笑着告诉记者:“以前我是一个很腼腆的人,很少在台上发言,从不组织活动。来到团队后,老师和同学们一直鼓励我,给我很多锻炼尝试的机会,渐渐地我不再害怕,甚至会去享受这个过程。”

翻开工作室的成员档案,每位成员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比赛经验,正是这些比赛经验为成员们的简历增光添彩,让他们在考研和就业中更加充满自信。“和其他毕业生相比,我们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,考研就业都比其他同学从容得多!”团队成员纷纷表示。张亦辰的考研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。他在考研初试时成绩排名处于比较危险的位置,但复试时,他凭借参加竞赛积累的经验和两项专利的优势逆风翻盘,取得复试第2名佳绩,最终成功上岸武汉科技大学。

参天大树的成长离不开园丁的辛勤栽培。“硕哥对我们特别好,对我们的参赛作品总是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。比赛忙到很晚时,硕哥也一直陪着我们熬夜,我们和他更像是朋友。”提起指导老师李硕,队员们充满感激之情。

为和成员们深入交流,更好地指导他们,李硕会定期组织成员召开讨论会议。但由于工作室内的同学来自不同专业,开会时间很难协调,为了不耽误大家上课,讨论会的时间只能定在晚上或周末。李硕每次都舍弃休息时间,来校和同学们开会讨论。

“很多人会问我创办工作室是为了什么。我想,培养一部分人,带动一部分人,影响一部分人就是我的答案。尽己所能培养团队里的每位同学,团队里的同学带动周围的同学,再由我们学院的同学去影响更多的同学,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让更多同学受益,这就是我想做的。”李硕告诉记者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X 关闭

Copyright   2015-2022 华声电气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

邮箱: 55 16 53 8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