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大部分地区多云为主,午后北部仍有雷阵雨,气温又快速回升至33℃左右,闷热感有所增强。
21日(周三)晴空回归,随着阳光炙烤,太阳威力又开始凸显,高温又夺回霸主地位,无奈6月是高温天气主场,大家得继续感受夏日的“热情”。
(资料图片)
随后几天最高气温基本在高温线左右徘徊,一不小心就陷入高温的陷阱。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尤其户外重体力劳动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引起重视。
“热死人了”真的不是玩笑话
6月16号晚上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出现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,接诊时,患者体温高于42度,诊断为热射病,虽经全力抢救,但是患者还是于次日离世。北京疾控部门提示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 ,特别要防范热射病!(此前相关报道:户外带娃,北京一女性热射病死亡!医生紧急提醒——)
“热射病即重度中暑,如抢救不及时,死亡率高达70%至80%,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。据医生介绍,该患者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,曾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的症状。但她并没有及时采取调适措施,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、西晒房间内,直至“叫不醒”才被家人发现、送医,已为时已晚。
出现先兆中暑症状要及时干预
热射病虽然很可怕,但医生表示,从先兆中暑到热射病之间,有一个发展过程,只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,是完全可以转危为安的。
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大汗、口渴、注意力不集中。此后体温升高、出现发热,但没有意识转变,则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。如不加干预,体温将持续升高,可达40至42摄氏度的高热,并伴有四肢抽搐、意识障碍,则进入了中、重度中暑的阶段。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,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,死亡率很高。
一旦发生中暑,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患者衣扣,并通过擦拭、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。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,要给患者补充体液,推荐补充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,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。
而且中暑不仅仅是夏天的专利,也不仅仅是户外活动的专利,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,室外超过32摄氏度,湿度大于60%的环境下都容易发生中暑。这时候,市民一定要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
先兆中暑与程度最严重的热射病之间,尚有一个进展过程。如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大部分中暑患者是不会发展到热射病的。
警惕高温高湿
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,由于高温高湿,身体调节功能失衡,产热大于散热,有的人甚至不出汗了,一旦发生,死亡率极高。
热射病又分劳力型和非劳力型。前者多发生在青壮年,要劳动、爱运动,一般就是剧烈运动或从事户外体力劳动后数小时发病。要注意不要从凉爽的环境突然进入湿热环境。要尽量选择好时间,不可选择时,也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。后者,也就是非劳力型热射病,一般发生于老年朋友、产妇、小孩和慢性病患者。
预防手段就是一通风、二补水、三降温,需要注意的是,补水可以是淡盐水、温开水,少量多次为原则,不要给含咖啡因、高糖和太冰的饮料。要特别留意千万不要把小孩单独留在封闭狭小空间,每年夏天都有类似悲剧发生。
生命健康不容忽视,
夏天里的清凉提示,
来源:BRTV新闻、气象北京
X 关闭